衔接上文,对于这一主题,我们在本篇文章中想和大家进一步深入讨论分析,希望能够帮助家长朋友们更好地理解,对于在开展孩子成长教育的过程中,我们自身的言行举止,尤其是我们自身的情绪管理,不仅仅可能对于孩子在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上有所影响,还可能对于孩子内心心理健康的成长有一定影响。
家长朋友们,请不要忽视:我们此刻的情绪,正是孩子成长路上呼吸的空气。它无形无声,却滋养或窒息着孩子心灵成长的空间。许多家长朋友们都希望孩子能够勇敢面对挫折,并善于从经验中学习成长。但我们是否想过,当孩子犯错或遇到困难,我们那充满焦虑、烦躁甚至是指责的情绪风暴,会像一堵密不透风的墙,堵住孩子吸取和积攒学习经验的通道?
做好基于稳定的引导,让孩子看到错误的价值在于提供改进的线索。我们帮助孩子理解:这次没做好,不是终点,而是下一次进步的起点。孩子开始相信,通过分析原因、调整方法并投入努力,“下一次”真的可以变得不同。这种信念,是推动孩子持续努力和不断超越自我的核心燃料。家长朋友们稳定的情绪,是孩子心中种下这粒成长种子的关键土壤。
当然,我们深知,要求家长朋友们时时刻刻都保持完美平静,这本身就是不现实的苛求。生活充满压力,我们也有情绪波动的时候。真正重要的,不是从不失控,而是当我们意识到自己情绪即将或已经失控时,如何应对,如何向孩子展示这个调整的过程。我们建议当我们的家长朋友们感到那股熟悉的烦躁或怒火正在升腾,快要淹没理智时,不妨坦诚地暂停一下。可以对孩子说:“爸爸妈妈现在觉得心里有点急或是有些烦,我需要先安静一分钟,让我们都稍微冷静一下,然后再好好谈并一起解决这个问题,好吗?”这简短的话语,无比重要。这坦诚的暂停,正是最真实又最有力量的身教。孩子亲眼看到:原来情绪是会来的,但爸爸妈妈在努力管理它;原来感到烦躁时,可以先停下来处理自己的情绪,而不是立刻爆发伤人或逃避;原来“冷静一下”是有效的策略。这个过程本身,就在直观地教给孩子宝贵的情绪调节技能——识别情绪、接纳情绪、暂停反应、寻求冷静。这就是一个像孩子传递正确信息的过程,不仅仅向孩子传递了在面对糟糕情绪时我们的正确处理方式,更避免了我们在糟糕情绪下可能对于孩子去传递负面影响的可能。
当我们调整好状态,重新以平和的方式与孩子沟通时,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刚才的状态:“刚才爸爸有点着急了,语气不太好,现在感觉好多了。来,我们继续说说刚才的事吧…”这种示范,让孩子明白:人都会有不完美,但重要的是觉察、调整和修复。这比任何直接告诉孩子要控制好情绪的空洞说教都有效更多。孩子从我们真实的应对中学习如何面对自己的情绪风暴,学习如何在情绪过后进行建设性的沟通与修复。每一次我们努力管理情绪的过程,都在加固孩子未来应对自身情绪挑战的根基。
我们建议家长朋友们在平日生活中,不妨有意识地关注自己的情绪波动,找到适合自己的冷静小方法。也许是深呼吸三次,也许是暂时离开现场去喝口水,也许是心里默念一句“孩子需要我平静”。这些小习惯,如同日常的情绪健身操,能有效增强我们的情绪韧性。当压力来袭时,我们才更有能力稳住自己,为孩子撑起那片平静的天空。
家长朋友们,教育并非仅发生在书本讲解或技能传授时。我们每一次情绪的自然流露,每一次面对压力时的反应,都在为孩子书写一部无字的生活教科书。当我们将自身的情绪管理视为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我们给予孩子的,就不仅仅是学业上的支持,更是支撑他们一生健康、积极且持续成长的核心力量。这份力量,让孩子在挫折面前不轻易退缩,在错误中能汲取养分,始终相信“下一次”可以更好。
真正的言传身教,始于我们内心的平静。当我们情绪稳定时,孩子才能在我们眼中看见自己最好的样子,才能稳稳地踏上那条通往“下一次”更好的路。 让我们从每一次深呼吸开始,做孩子情绪世界中最可靠的定海神针——这无声的滋养,终将让孩子在经验的土壤里深深扎根,保护孩子在未来前行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好。